省委九届十四次全会对推动我省产业转型升级、加快打造福建产业升级版作出重大部署。近日,省领导就“加强职业教育推动产业转型发展”深入部分职业教育院校调研时提出,要积极适应全省产业转型发展的需求,大力发展职业教育,为加快福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。
围绕产业转型发展培养人才,职业院校要以“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”为核心,始终抓好“政府主导+行业指导+企业指导”三维合力,把“集团化办学”“互联网+”“创新创业教育”等新常态引擎作为对接产业转型、优化发展的新路径,全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。
一是强化企业引导,加快以学徒制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模式改革。要始终坚持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学校办学中的“双主体”地位,在改革中搭建平台,着力吸引企业参与“招生即招工、入校即入厂、校企联合培养”的现代学徒制试点,建立和完善校企“双主体”协同育人机制,推动校企共同研究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、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、共同设计实施教学、共同组织考核评价、共同开展教学研究为内容的“五个共同育人模式”改革,使人才培养过程适应企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要。
二是强化行业指导,加快推动职业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。要建立行业部门与自身办学的指导关系。要推进产教融合办学,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。通过与行业共建产品设计中心、研发中心和工艺技术服务平台,与企业共建教师实践基地等方式,促进教育与产业、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。要加快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,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。要充分利用行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机制、推进校企合作、指导教育教学和开展质量评价等契机,改革人才培养模式,做到工学结合、知行合一,着力提升立德树人水平、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,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。
三是强化集团化办学,推动政行校企紧密型办学体制机制改革。要积极探索“集群发展”,充分借助政府部门的多元杠杆作用,推动行业企业、社会组织与学校共同组建职业教育集团。把专业建设和产业发展作为纽带,促进职教集团在学校推动产教融合、校企一体化办学方面发挥带动作用,实现人才培养衔接和办学资源在集团内能共建共享。要推进已有“松散型”职教集团向“紧密型”方向转型,强化政府、行业、企业、学校、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六个主体各自功用,以“持股”方式组建或改革职教集团,以资金、设备、实训基地、实训条件、培训资源等方式“入股”,使成员单位真正实现合作办学、合作育人、合作就业、合作发展,实现人才共育、过程共管、成果共享、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。
四是强化创新创业,以创新创业指导和带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。围绕“修订人才培养方案”“推进协同育人”“强化创新创业实践”“改革教学管理制度”“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”“建设校园创新创业文化”等六项重点任务,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。同时,运用“闽十六条”加快推进创新创业平台建设,注重培养高职创客空间,建设以科研团队及技术创新服务团队为主体、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、带动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养成的众创空间。
五是强化信息改革,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具有大数据素养的人才。根据信息时代变革对职业教育发展变革带来新要求,按照《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“互联网+”行动的指导意见》和《福建省关于〈中国制造2025〉行动计划》要求,在专业设置、课程体系建设、人才培养方案等制定和实施过程中,针对信息化、工业化“两化融合”要求,做好人才培养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前端设计。要建设、调整符合“互联网+”要求的相关制度标准,包括校园建设标准、教育教学资源开发标准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等,把“互联网+”带来的新要求反映到教学和管理的过程、流程中。要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过程、内容、方法和质量评价的深度融合,提高实习实训、项目教学、案例分析、职业技能竞赛和技能鉴定的水平,吸引行业、企业参与专业教学,提升各专业学生适应“互联网+”的职业能力和信息素养。
以职业培训和科研技术服务为两翼,持续服务福建经济转型升级新需要。要始终坚持服务发展的根本,把“强化现代职业培训体系建设”和“科研与技术服务平台建设”作为福建经济转型升级对高职教育的应然要求,不断加强内部治理、促进市场对接、构筑服务标准,用经济转型中产业、行业、企业的需求倒逼职业院校促生改革动力。
一是突出发挥现代职业培训服务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左翼功能。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开展职业培训中的主体地位,突出服务行业、产业、企业职业培训的功能,加快形成覆盖全面、兼具差异化的现代职业培训体系,重点围绕四个方面改革:第一,提升与行业、产业转型升级的关切度和对接度。主动开展市场需求调研,重点面向与自身办学关联度较高的行业、产业、企业,拓展新成长劳动力适应性技能培训、企业在岗劳动力岗位技能提升培训、转移劳动力储备性培训等为主体的“三大培训计划”。第二,同步完善劳动者接受学习和培训制度,开展形式多样的学历继续教育、职业技能培训,从夯实劳动者技能素养的基准面出发,持续推进企业、行业、产业转型升级发展。第三,提升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能力和质量。根据企业需求,提供职工继续教育课程资源订制服务;合作开发或购买企业培训资源,发挥自身汇聚和整合企业、社会培训资源的平台作用,推进职工继续教育优质资源跨区域、跨行业共建共享。第四,促进专任教师与企业培训师的身份融合,创设条件让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,参与企业培训、技术研发等活动,使其能够驾驭学校、企业“两个讲台”,从而持续提升培训工作的能力和质量。
二是突出发挥科研与技术服务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右翼功能。第一,加快科研与技术服务环境建设。借助多方面、多领域力量联合进行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,打造具有高职院校专业特色和应用技术领域特点、由校企业两方面技术人员共同构成,以专业(学术)带头人为首席专家、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核心力量的科技服务型群体,促进教师与企业技术创新、技术引进、技术改造同步提高,实现新技术产业化与新技术应用人才储备同步,最终形成“人人重视、人人参与”的良好发展环境。第二,直接面向企业提供技术服务。积极参与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建设,与企业开展双边、多边技术协作,推动产学研结合向纵深发展,共同开展和承担课题研究、技术开发、应用技术咨询、新技术培训和推广等服务,推动企业改进工艺流程,实现协同创新。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,共建企业大学、培训中心,共建兼具生产和教学功能的实训中心、产品研发中心、技术服务中心等。